在春光明媚的五月,上海康桥训练基地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——来自新疆的盲人少年足球队,这群怀揣足球梦想的孩子,在教练和志愿者的陪伴下,跨越五千多公里,与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的球员们展开了一场温暖人心的交流活动,吴曦、于汉超等知名球员不仅亲自指导孩子们踢球,还分享了他们的足球故事,让整个基地洋溢着欢声笑语和感动的氛围。
跨越山河的足球之约
5月15日上午,康桥基地的大门缓缓打开,迎接这些来自遥远新疆的小客人,这支盲人足球队由12名年龄在10至16岁之间的视障少年组成,他们中有的完全失去视力,有的仅有些微光感,但这并没有阻挡他们对足球的热爱,反而让他们对这项运动有了更加独特的感知方式。
“足球在我脚下滚动时,我能通过声音和触感判断它的方向。”15岁的阿迪力用流利的普通话说道,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。“我知道今天要来见吴曦大哥和于汉超大哥,昨晚兴奋得差点睡不着觉。”
上海申花俱乐部为这次活动做了精心的准备,训练场上特意铺设了软质垫子,边界处设置了声音引导装置,还调整了训练项目以适应盲人足球的特点,俱乐部青训总监郑科伟表示:“足球不仅是竞技,更是传递温暖与希望的媒介,这些孩子对足球的热爱让我们深受感动,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,让更多人关注特殊群体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。”
特别的训练课:用耳朵“看”球
上午10点,交流活动正式开始,吴曦和于汉超首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一线队的训练设施和更衣室,孩子们用手触摸着球衣和球鞋,仔细“观察”着每一个细节,脸上写满了好奇与兴奋。
随后在训练场上,一场别开生面的训练课开始了,盲人足球与普通足球有很大不同:使用的足球内部装有铃铛,会发出声响引导球员;场地四周设有挡板;每支队伍只有5名球员,包括4名场上球员和1名视力正常的守门员。
于汉超戴上特制的眼罩,亲身体验盲人足球的感觉。“完全黑暗中的运动令人震撼,”于汉超在体验后感慨道,“这些孩子依靠听觉和触觉就能完成精准的传球和射门,这种对足球的理解和热爱令人敬佩。”
吴曦则耐心地指导孩子们带球和射门的技巧,他跪在地上,手把手地调整孩子们的脚法。“注意听球的声音,用内侧脚背推球,”吴曦轻声指导着,“对,就是这样!太棒了!”每当孩子成功完成一个动作,他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和鼓励。
友谊赛:黑暗中闪耀的足球梦想
交流活动的重头戏是一场特别的友谊赛,申花球员与盲人小球员混合组队,进行了一场10分钟的小比赛,比赛中,吴曦和于汉超充当“向导”,通过语言提示帮助小队友定位球和球门的方向。
“左边,左边有空间!”“向前带三步,射门!”场上回荡着球员们的呼喊声和足球铃铛的清脆响声,虽然动作不如职业比赛那样流畅,但每个参与者都全身心投入,场面既激烈又温馨。
13岁的帕尔哈提在比赛中攻入一球,兴奋地拥抱了身边的于汉超。“我能‘听’出于大哥的位置,他的声音很有特点,”帕尔哈提赛后开心地说,“这个进球我会记住一辈子。”
比赛结束后,双方交换了礼物,小球员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新疆传统刺绣送给申花球员,而吴曦和于汉超则回赠了签名足球和球衣。“这些孩子是我们的老师,”吴曦动情地说,“他们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做真正的热爱和坚持。”
背后的故事:从沙漠到绿茵场
这支新疆盲童足球队成立于三年前,大多数成员来自新疆偏远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,足球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。
带队老师阿依古丽介绍了孩子们训练的不易:“新疆没有专业的盲人足球场地,我们最初只能在操场上训练,孩子们经常摔倒受伤,但从来没有放弃过。”她指着一位名叫艾山的孩子说:“他刚开始练球时总是撞到障碍物,腿上青一块紫一块,却从未缺席过一次训练。”
这支队伍近年来开始参加全国性的盲人足球比赛,最好的成绩是全国锦标赛第四名。“名次不重要,重要的是通过足球,这些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,”阿依古丽说,“有的孩子以前从不与人交流,现在成了队里的‘小喇叭’。”
这次上海之行由一家公益基金会赞助,旨在帮助这些特殊的小球员开阔眼界,感受职业足球的氛围,基金会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,引起社会对残疾儿童体育事业的更多关注和支持。”
足球无界限:特殊需要群体的体育权利
这次交流活动不仅是一场简单的见面会,更引发了关于特殊需要群体体育权利的深入讨论,随着2025年全运会的临近,残疾人体育运动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。
体育专家指出,盲人足球在国外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,巴西、西班牙等国家都有完善的盲人足球联赛体系,相比之下,中国的盲人足球还处于起步阶段,需要更多社会支持和资源投入。
上海体育大学教授李国强认为:“体育活动对残疾人的身心康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,我们应该建立更多的无障碍体育设施,开发适合特殊需要群体的体育项目,让每个人都享有运动带来的快乐。”
申花俱乐部表示,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建立与特殊需要群体的长期交流机制。“我们计划每季度举办一次公开训练日,邀请不同特殊需要群体前来参观互动,”俱乐部品牌总监周欣透露,“足球是所有人的运动,不应该有任何界限。”
梦想延续:下一站是更广阔的舞台
临别时,小球员们依依不舍地与自己心中的偶像告别,16岁的队长买尔旦握着吴曦的手说:“我会继续努力训练,将来也许能参加残奥会,为国家争光。”
吴曦鼓励道:“只要坚持梦想,就一定能够实现,足球场上的障碍就像生活中的困难一样,只要勇敢面对,就能找到克服的方法。”
于汉超则为每个小球员写下了鼓励的话语:“你的心中有一个足球场,那里永远充满光明。”
这些新疆盲童足球小将的旅程还在继续,下个月,他们将前往广州参加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,而这次与申花球员的交流经历,无疑为他们注入了更多的信心和力量。
汽车驶离康桥基地时,孩子们仍然兴奋地讨论着今天的每一个细节,足球铃铛的声音似乎还在耳边回响,那是梦想的声音,是跨越障碍、连接心灵的声音,在这片绿茵场上,光明从未消失——它存在于每个热爱足球的人心中。